市场快讯

2.5万亿元 一季度京津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发布时间:2024-05-27       作者:中阳期货      点击数:

  来源:北京商报

  近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万亿元。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分别为10581.4亿元、3890.1亿元和1045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5.3%和5.6%,增速比去年全年分别加快0.8个、1个和0.1个百分点。京津冀区域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

  现代服务业带动明显

  一季度,京津冀地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七成,三地分别增长5.8%、5.1%和4.5%。

  其中,现代服务业带动明显。北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接近八成;天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河北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8%和6.7%,同比分别提高0.7个和5.9个百分点。

  从工业看,三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5%、5.8%和8.1%,比去年全年分别加快7.1个、2.1个和1.2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先进制造业贡献突出,北京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超过六成;天津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三成;河北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两成,比重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中关村创新服务平台作用日益凸显。截至2023年底,中关村京津冀创新合作园区累计注册企业7165家,2431家北京中关村企业在河北设立分支机构5163家;目前,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企业总数已超5000家,为千余项北京科技成果提供应用场景支持。

  副中心重大项目加速落地

  2020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设立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两区”驱动下,北京城市副中心以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为牵引,引领产业集聚更加有力。

  数据显示,一季度,城市副中心“两区”建设项目系统中新增入库项目188个,落地项目172个,运河商务区新增注册企业588家,重大产业项目加速落地。

  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对外开放,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一期、六合村住房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副中心站枢纽主体工程结构施工已完成87%……城市副中心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千亿量级。截至2023年,城市副中心已累计落户央企二三级公司和北京市属国企及下属企业超150家,金融级关联机构430家。

  “两翼”齐飞,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与承接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据统计,一季度,雄安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4%,拉动河北全省投资增长1.7个百分点。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加快建设,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顺利开学开诊,首批疏解的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四所高校全部开工建设,雄安宣武医院正式交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建设工程项目开工建设。

  异地就医“同城化”效果明显

  “以前在燕郊看病要先回北京办理医保异地安置手续,垫付治疗费用,再拿票据回北京报销,特别麻烦。现在,可以直接到燕达医院检查、拿药,方便多了。”北京退休职工姜忠涛是享受京冀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首位北京患者,见证三地异地就医实现“同城化”。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三地93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50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685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5000余名京津老人入住环京津周边养老机构。

  京津冀协同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一季度,京津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分别为4.2%和5.4%,分别低于上年同期0.4个和0.3个百分点;河北城镇新增就业22.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5万人。京津冀三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2481元、15260元和8729元,分别增长5.2%、5.1%和5.7%。

  交通一体化方面,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建设加快推进,京滨城际铁路超大直径盾构机“京滨协同号”在天津顺利始发,标志着京滨城际铁路天津机场2号隧道工程正式进入盾构掘进阶段;京唐城际铁路北京隧道段已完成工程总量的50%,年底将实现主体结构完工。

  据北京日报

 

 

免责声明: 本公司提供的资讯来自公开的资料,本公司仅作引用,并不对这些资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及不承担任何责任。本公司提供的资讯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或意见,均不能作为 阁下进行投资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