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快讯

中国重工子公司存货计提不准被罚150万 扣非连续8年亏损前三季减亏83%

发布时间:2023-12-22       作者:中阳期货      点击数: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长江商报

  船舶制造业呈现回暖迹象,但中国重工(维权)(601989.SH)经营业绩回暖仍待时日。

  12月20日晚,中国重工发布公告,当日,公司收到证监会北京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未对下属子公司存货在相应会计期间准确计提减值,导致连续三年的年度报告出现差错,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面临处罚。

  中国重工是领先的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上市公司,具有较为明显的科技优势。2012年以来,公司年度研发投入平均数在30亿元左右。

  不过,单纯从经营业绩来看,中国重工的数据并不好看。2015年至2022年的8个年度,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均为亏损。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但同比已经大幅减亏。

  中国重工的财务状况明显改善。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为-11.27亿元,经营现金流27.52亿元,时隔四年再转正。

  连续三年年度报告出差错

  资产总额超2000亿元的大型企业中国重工年度报告也出错了。

  根据公告,12月20日,中国重工收到证监会北京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拟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此前,中国重工曾公告,2023年7月12日,公司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历时5个月,证监会北京监管局针对中国重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一案的调查完毕,并拟对相关责任方进行行政处罚。

  经查明,中国重工涉嫌违法的主要事实为,中国重工未对下属子公司存货在相应会计期间准确计提减值,导致中国重工2018年多计利润7181.24万元,2019年多计利润10711.29万元,2020年少计利润12200万元。

  上述事项导致中国重工2018年、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错报。

  北京监管局认为,中国重工的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了证券法的相关规定,2023年12月12日,中国重工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主动更正相关年度报告数据。考虑到部分违法行为发生于2005年《证券法》实施期间,本案年度报告错报主要系会计核算问题所致,且公司予以主动更正等情节,结合上述情形依法确定量罚幅度。

  中国重工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王良,时任副总经理(主持工作)、财务总监姚祖辉对中国重工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主要责任,未勤勉尽责,上述二人是中国重工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北京监管局拟决定,对中国重工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的罚款。对王良、姚祖辉均给予警告,各处60万元罚款。

  目前,王良已退休,姚祖辉仍担任中国重工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

  2023年12月12日,中国重工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全资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建造的新型深潜水工作母船未准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追溯调整将导致公司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2022年度净利润分别变动-6104.06万元、-9104.60万元、10370.00万元、4838.65万元。上述调整不会导致公司已披露的相关年度财务报表出现盈亏性质的改变。

  前三季度扣非亏损2.45亿

  中国重工的经营业绩仍然未明显向好。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303.02亿元,同比增长16.7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为-1.11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45亿元,均处于亏损状态,但同比分别减亏91.13%、83.10%。

  中国重工于2009年登陆A股市场,上市前后的2007年至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4.07亿元、160.59亿元、185.62亿元、541.11亿元、648.03亿元,持续增长,对应的净利润为8.05亿元、12.21亿元、14.90亿元、43.21亿元、50.20亿元。

  从2012年开始到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在500亿元左右波动,净利润则波动明显,且下降明显。2015年,中国重工净利润为亏损26.21亿元。

  2017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在400亿元左右波动,净利润则不断下滑、亏损。2020年至2022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3.77亿元、2.20亿元、-22.12亿元。

  Wind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2年的8个年度,公司的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其中,2020年至2022年,亏损金额分别为18.71亿元、15.33亿元、25.43亿元,年度亏损额均超过10亿元。

  从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看,造船市场在回暖,由于船舶行业的特殊性,体现在经营业绩上存在滞后性。

  亏损,与市场环境有关,中国重工的竞争力并不低。公司称,其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较为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积累了大批前沿科技创新成果,是引领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骨干力量。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重工的研发投入不少。2012年至2015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0.35亿元、31.90亿元、46.87亿元、45.19亿元;2020年至2022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7.55亿元、27.57亿元、30.04亿元。

  整体而言,2012年至2022年的11年,中国重工的研发投入年均超过30亿元。

  中国重工的财务状况较好。截至2023年9月底,公司货币资金754.77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为264.88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为-11.27亿元。

  伴随着造船业的回暖,中国重工的经营业绩数据可能会变得好看些。

  

 

 

免责声明: 本公司提供的资讯来自公开的资料,本公司仅作引用,并不对这些资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及不承担任何责任。本公司提供的资讯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或意见,均不能作为 阁下进行投资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