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快讯

依托广期所推进碳期货市场、突出对证券期货普通投资者的保护……代表委员提出这些建议

发布时间:2023-03-07       作者:中阳期货      点击数: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保护证券期货普通投资者权益,增加碳远期、碳期权、碳期货等碳金融产品种类,以及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等话题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林建华:建议尽快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突出对证券期货普通投资者的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林建华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尽快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林建华表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须压实金融机构责任。同时引导金融消费者自我保护。此外要构建社会共治体系。

  对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要内容,林建华建议,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基础,结合金融消费领域的特殊性,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围绕金融机构的行为规范、金融消费者的主要权利、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督管理、金融消费者自律组织的功能定位、金融消费争议的解决途径、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规范;明确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并建立健全协调统一的监管体系,既进行统一的制度安排,也考虑消费主体、监管对象及市场发展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如证券期货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在信息获取、风险认知能力、专业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需突出对普通投资者的保护。

  林建华还建议,加强制度性探索,进一步充实丰富立法内容。探索构建“一站式”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提高金融纠纷处理的质效,降低金融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可参照英国金融申诉服务机构(FOS)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的、独立于行政监管部门的第三方金融投诉纠纷处理机构。另外,可通过建立金融消费者救济基金、惩罚性赔偿等方式探索中国特色金融消费者保护救济赔偿制度机制的有效路径。

  全国政协委员杨宗儒:建议依托广期所积极推进碳期货市场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局长杨宗儒今年拟提交加快完善多层次碳市场建设的提案。

  杨宗儒指出,我国碳市场建设近年来取得积极进展,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初步打通了各关键环节间的堵点、难点。从成熟经验看,碳交易市场是一个多层次市场体系,一般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等衍生品市场。为了提高碳定价效率、促进我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服务绿色低碳转型,建议在完善碳现货市场制度建设、加强碳市场数据质量建设的基础上,强化期现联动,研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品种,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多层次碳市场,服务绿色低碳转型。

  杨宗儒表示,需要研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品种,建设一个价格有效、功能完备的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权期货市场通过各类交易者的撮合交易、中央对手方清算等方式,可提供连续、公开、透明、高效、权威的远期价格,进而提升碳市场运行效率,并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建议推动期货市场适度先行,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积极推进碳期货市场发展,进一步完善碳定价体系,提高碳定价效率,促进我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钱锋:建议制定完善钢铁资源高质高效利用相关政策法规,丰富碳金融产品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铁矿石和废钢作为现代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其高质高效利用是助力解决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双碳”和铁矿石资源匮乏等问题的关键。

  中国是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钱锋表示,基于我国钢铁需求量下降、废钢量增长这一现实情况,预计未来30年,我国钢铁行业将出现废钢高峰。

  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尚未协同发展、钢铁冶炼工艺与装备水平亟待提升、数字化技术尚未深度赋能以及政策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钱锋建议,打造钢铁行业“矿石采选-生产制造-服役应用-回收利用”产业链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格局,加快低碳钢铁冶炼新工艺与新装备研发,推动数字化技术深度赋能钢铁冶炼全流程,制定完善钢铁资源高质高效利用相关政策法规,推进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钱锋今年还为全国两会带来了关于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的提案。他表示,当前,我国碳交易市场面临企业碳排放监测体系较弱,未形成有效的碳市场价格机制,市场参与主体单一、交易不活跃,交易品种有限,碳交易法规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对此,钱锋建议,完善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机制;提升碳市场价格杠杆功能,扩大市场参与主体、提升市场活跃度;丰富碳金融产品体系,完善碳交易市场法律法规,研究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更好发挥碳交易机构服务和管理功能

  全国人大代表曹仁贤:建议借鉴国际碳市场经验,进一步增加碳远期、碳期权、碳期货等碳金融产品种类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行情300274,诊股)董事长曹仁贤今年建议,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鼓励民间自愿交易。他表示,市场主体交易的活跃度是碳市场能否发挥减排效果和作用的关键,这对防止碳泄漏,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实现公平减排,最终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为此,他提出两方面建议。一方面,坚持先立后破、逐步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目前,我国碳市场已纳入发电行业,覆盖全国碳排放量约45%,但还有大量高耗能行业未被纳入。建议“十四五”期间将更多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尽早将水泥、钢铁和电解铝等高能耗行业纳入,并尽快明确其纳入的时间节点及碳配额分配原则。

  同时,他建议完善并丰富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在当前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可借鉴国际碳市场经验,进一步增加如碳远期、碳期权、碳期货等碳金融产品种类,并引入远期交易、展期交易、掉期交易等更多交易方式。建议全国碳市场设置碳配额有偿分配比例,拍卖收入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节能减排项目。逐步引入碳配额通过拍卖方式发放的机制,提升碳配额有偿分配的比例,所获收益用于环境保护、低碳投资和帮扶欠发达地区的节能减排项目。

  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民间市场主体自愿交易。曹仁贤建议鼓励民间市场主体参与碳市场。开放非控排企业、机构及个人进入碳市场,并降低其入市门槛,通过市场化机制增强碳市场的覆盖面和活跃度。

  全国人大代表田轩: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加快吸引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入市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近日在上海团全体会议上表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是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抓手,要坚定不移地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加快吸引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入市。

  就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筑中国特色科创金融新道路,田轩提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强金融结构的顶层设计,以增量思维变革,激发直接融资“活水”效应。以全面实行注册制为引领,进行资本市场逻辑重构,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改变依靠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格局,释放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潜能。

  二是加强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发挥区域协同效应。发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调整优化政府与市场、科技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关系,推进科技创新与金融的共治。

  三是坚定不移地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通过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持续优化、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稳步推进、跨境资产配置工具箱的不断丰富,加快吸引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入市,通过更优资本、人才和技术的流动,帮助国内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蔡建春建议:推动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配置范围

  全国政协委员,上交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建春今年建议有关部门将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可投资产品类别,扩大个人养老金可投资范围。

  蔡建春指出,当前,我国个人养老金发展主要面临两大困境:一是我国个人养老金整体规模较小,缴存意愿有待提升;二是我国个人养老金的权益配置比例较低,投资收益有待提高。

  蔡建春认为,指数基金是个人养老金配置权益资产的合适工具之一。一方面,指数基金具备风险分散、投资成本低廉、持仓公开透明等多方面优势;另一方面,指数基金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市场流动性持续提升、投资环境逐渐改善,为个人养老金入市创造了良好条件。截至2022年底,全市场共有超过1800只指数基金,合计规模近2.5万亿元。指数基金产品目前已涵盖股票、货币、跨境、债券、商品五大类品种,股票指数基金涵盖各种行业、主题和策略,可以满足个人养老金的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

  重要抓手。为此,期货市场仍需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增加风险管理端制度供给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枢纽,资本市场关联度高,对市场预期影响大,对稳经济、稳金融、稳预期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阶段,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有利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坚持整体设计、突出重点、问题导向等原则,聚焦解决体制机制性障碍。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成绩斐然,但市场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从市场功能来看,存在重融资、投资,轻风险管理的问题。从市场结构来看,股票、债券市场发展更好,期货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客观地说,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期货市场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能够起到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引入长期资金的积极作用。近年来,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加强。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中有1130家发布套期保值公告,套期保值参与率达到22.89%,促进了业绩的稳健增长;对长期资金而言,期货市场能够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丰富的资产配置工具,是其积极入市、长期持仓的“定心丸”。

  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要在股票、债券、期货市场中形成一整套紧密联系、内在协调、相互支撑的制度生态体系,共同构成保障资本市场正常运转和有效发挥作用的“四梁八柱”,尤其要增加风险管理端制度供给。

  今年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将引领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进一步完善。主要包括:完善发行承销制度,约束非理性定价;改进交易制度,优化融资融券和转融通机制;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加快投资端改革,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支持全国股转系统探索完善更加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

  随着去年期货和衍生品法审议通过并正式实施,期货市场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完善进入窗口期和机遇期。要持续释放新法带来的制度红利,推进包括“品种上市注册制”“衍生品交易”“期货经营机构业务创新” “跨境交易”等一系列制度落地。

  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要平衡融资、投资、风险管理功能发挥,协调股票、债券、期货市场均衡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期货市场,使风险管理端成为资本市场融资端、投资端承上启下的重要平台,为资本市场提供活力和韧性。

 

 

免责声明: 本公司提供的资讯来自公开的资料,本公司仅作引用,并不对这些资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及不承担任何责任。本公司提供的资讯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或意见,均不能作为 阁下进行投资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