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连续11月加量续作MLF 有何信号?
发布时间:2023-10-17 作者:中阳期货 点击数:
每经记者 肖世清
10月16日,央行网站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7890亿元,利率为2.5%,同上期保持一致。
由于本月有5000亿元MLF到期,因此央行在10月的MLF操作实现净投放2890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央行已连续11月加量续作MLF,且近几月净投放规模也出现扩量迹象。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8月以来资金面整体呈现收敛态势,资金利率大多时间在政策利率上方运行。叠加10月受政府债供给扰动犹存、信贷维持一定景气度、月度缴税及月末因素影响,机构融出心态相对谨慎,资金面短期暂难回宽松格局。
为此,温彬表示:“MLF加量续作有其必要性,有助于平滑各因素对流动性的冲击,平稳市场波动,并缓解银行机构的谨慎预期,继续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10月央行开展MLF操作7890亿元,当月到期规模5000亿元,实现净投放2890亿元 数据来源:央行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杨靖制图
开展MLF操作7890亿
截至目前,央行已经连续11个月加量续做MLF。
去年12月,今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和9月分别加量进行了1500亿元、790亿元、1990亿元、2810亿元、200亿元、250亿元、370亿元、30亿元、10亿元和1910亿元操作。
10月央行开展MLF操作7890亿元,而本月的到期规模为5000亿元,因此实现净投放2890亿元,为年内净投放最高值。另外,记者注意到,近两月MLF净投放规模出现明显扩量迹象,9月的MLF净投放量为1910亿元。
央行公布9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8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16个和0.46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96%,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5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MLF加量幅度在上月1910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直接原因在于,主要受信贷投放保持高水平及政府债券融资规模大幅上升影响,9月以来市场利率大幅上行,其中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已升至MLF操作利率附近。DR007更是持续运行在短期政策利率(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1.8%)上方。
“这意味着尽管9月降准落地,释放长期资金5000多亿,但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水位仍在持续下降,MLF操作需求相应上升。”王青称。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记者表示,MLF量增价平续作,央行加码结构性工具,释放积极稳增长信号,意在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点新兴领域支持,继续为经济修复保驾护航。
王青称,MLF大规模加量续作,在持续释放稳增长政策信号的同时,也能为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营造有利条件,切实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本月LPR会不会调整?
今年以来,MLF利率两度累计下调25个基点,分别在6月和8月下调了10个基点和15个基点,其余月份“按兵不动”。
记者注意到,在近日召开的2023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8月下旬以来,密集实施了一系列利率政策,发挥好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的积极作用。利率政策针对性和协同性明显增强。一是引导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10个基点。二是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落实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调降二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三是针对存款定期化长期化倾向,引导银行下调一年期及以上存款利率10~25个基点,促进企业居民加大投资消费。
彼时,邹澜称,目前一系列利率政策已取得显著成效,市场反应积极正面,后续效果还将持续显现。
预测后续利率调整动向,王青称,考虑到6月和8月MLF操作利率连续下调,当前正处于政策观察期,因此10月MLF操作利率不动符合市场预期。至于未来是否会继续降息,将主要取决于年底前宏观经济及楼市走向,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物价会持续处于偏低水平,这也为进一步下调政策利率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伴随汇市运行趋于平稳,汇率因素也不会对国内货币政策灵活调整构成实质性障碍。
关于10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是否会出现调整,王青认为,当前报价行降低LPR报价加点动力不足,预计10月20日两个品种的LPR报价保持不变的可能性更大。
温彬也表示,6月和8月LPR报价调降将基本消耗前期存款利率下调、降息等带来的负债成本改善空间,伴随存量贷款滚动重定价,以及近期市场负债成本上行,银行净息差压力将再度加大,承压状态难改,也没有再度下调LPR报价的动力和空间。
免责声明: 本公司提供的资讯来自公开的资料,本公司仅作引用,并不对这些资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及不承担任何责任。本公司提供的资讯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或意见,均不能作为 阁下进行投资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