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房企拖累,物业公司三季度营收增速放缓,百亿市值仅剩7家
发布时间:2023-10-17 作者:中阳期货 点击数:
受地产板块影响,近期物业股普遍下跌,表现较为低迷。
据克而瑞物管统计,9月恒生港股通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65家上市物企、港股通物企、非港股通物企分别下跌11.38%、11.93%、13.99%、8.20%,同期恒生指数和沪深300分别下跌5.49%和4.14%。
在65家上市物业公司中,市值下滑的达到了60家,百亿市值以上的物企仅剩7家,分别为华润万象生活(约699.59亿港元)、中海物业(约222.52亿港元)、万物云(266.33亿港元)、碧桂园服务(约235亿港元)、保利物业(约177亿港元)、招商积余(约145亿港元)和绿城服务(约108亿港元),数量较今年年初再减少3家。
截止2023年9月30日,港股上市物业企业中,大部分企业(57家)均已公布了最新的经营数据。整体来看,上市物业企业营收均值虽在提升,但整体增速却有明显回落。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根据港股市场57家上市企业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港股上市物企营收均值约为22.31亿元,同比增速仅为9.91%,该值仅为去年同期增速的1/5左右。
在房地产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国央企与民企业绩持续分化,拥有稳健国企背景的物管公司经营稳定性持续性较高,而且能够持续兑现行业较佳的业绩,受到房地产政策调控等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则面临一定的压力,二者之间的分化进一步加剧。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港股上市的央国企业物业公司表现仍然较为突出,营收均值达到54.92亿元,增速虽有下滑,但仍保持超过20%的速度增长;地方国有物业企业营收均值为9.44亿元,同比增长18.44%。
2023中报数据显示,像物管行业头部的中海物业、招商积余、保利物业等企业,都实现了近20%的营收增长,体量较小的京城佳业更实现了30%的营收增长,同时,利润也都呈现上涨趋势。
从近两年营收增速来看企业业务发展的持续性,国央企表现也普遍较好,近两年整体均保持着25%以上的速度增长。
民营物企的表现则相对逊色,营收均值同比增速仅为6.74%,较去年同期下降40.37个百分点。
一些民营物企由于受到地产关联方的影响,即便自身经营状况良好,但仍难打破来自市场和投资者的质疑,摆脱关联方的依赖,加强企业自身造血能力,是这些企业摆在眼前的难题。
国金证券首席分析师杜昊旻指出,短期来看,关联房企的发展状况对物企仍有较大影响,国企开发商在销售、拿地、融资端的表现均好于民企,部分头部央国企及改善型房企具备竞争优势,有望实现强者恒强,因此短期国企物企业绩更为稳健。
另外,在资本市场中,物业企业的估值也被低估。截至10月9日,今年仅有2家物企成功在香港上市,分别为众安智慧生活和润华服务。
10月12日,万物云董事长朱保全在2023年中国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上表示,在存量不动产管理中,物业企业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物业行业作为维护不动产历久弥新的重要角色,作为业主大会委托决策执行的重要角色是物业企业的1,而其他的多种经营则是0。
没有这个1,资本市场甚至都无法给出这个行业真实的贝塔估值,以至于到今天物业行业走势仍在被地产行业显著影响,亟需走出独立趋势。
与此同时,物业行业也正在迎来一场重要的数字转型,在时代科技发展的浪潮之下,靠信息不对称、数人头的经营模式变得越来越不可行。
朱保全指出,基于AI发展,对物业行业进行大胆预测“五化”趋势,即岗位物联网化、作业流程化与机械化、服务AI化,管理报告数据化。
程鹏物业观察认为,物业管理行业不能缺位AI浪潮,要找到行业可能的切入点。新一轮的AI已来,中国的物业管理行业不仅不能缺位,而且一定会大放异彩,甚至可能是改变物业行业困境的一把利刃。
免责声明: 本公司提供的资讯来自公开的资料,本公司仅作引用,并不对这些资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及不承担任何责任。本公司提供的资讯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或意见,均不能作为 阁下进行投资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