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6家上市猪企参与商品套保,额度超60亿!让衍生工具成猪企经营坚实后盾,行业人士这样建议……
发布时间:2023-02-23 作者:中阳期货 点击数:
近年来,做好生猪市场的保供稳价工作,既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也是生猪产业谋求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国内生猪行业不断探索化解“猪周期”风险的新路径,除通过提升育种技术、加强疫病控制、实施智能化和标准化管理等传统方法降本增效外,相关上市猪企、合作社及养殖户也积极关注并逐步利用生猪期货市场探索更高效的风险对冲。
于2021在大商所上市的生猪期货,给予了国内生猪产业链企业抵御风险更有力的衍生品工具。据期货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在A股22家上市猪企中,共有16家猪企发布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其中提及生猪套保的企业有15家。相较2021年,2022年新增立华股份(300761,诊股)、禾丰股份(603609,诊股)、新五丰(600975,诊股)3家企业参与商品期货套保业务,牧原股份(002714,诊股)、唐人神(002567,诊股)、天康生物(002100,诊股)、傲农生物(603363,诊股)4家企业提高商品期货套保规模上限。2022年16家上市猪企参与商品套保额度合计达60.77亿元,较2021年有所提高。
上市企业参与生猪套保公告数量、规模呈现正增长
从上述16家上市猪企发布的套保公告来看,期货日报记者发现,自生猪期货上市后,实体企业对生猪期货的关注度颇高。在生猪期货上市仅两年的时间内,拟参与生猪期货套保的上市猪企数量和商品套保额度已呈现出增长趋势。
据统计,2021年至2022年,发布开展商品期货套保公告的上市猪企由13家增至16家,除禾丰股份外,其他上市猪企均提及了生猪期货品种的套保。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生猪期货上市前,华统股份(002840,诊股)在2020年年底便发布了新增生猪为套期保值业务交易品种的公告;而在生猪期货上市后,牧原股份在2021年1月发布公告称,鉴于生猪期货上市,在原套期保值品种中增加生猪,同时表示在交割过程中将根据生猪期货交割模式进行交易、收款。
上市猪企的商品套保规模额度则由2021年的57.27亿元增至2022年的60.77亿元。其中2022年,牧原股份将商品套保额度(下同)从7亿元提高至8亿元,唐人神从2亿元提高至5亿元,天康生物从4亿元提高至10亿元,傲农生物从2.37亿元提高至2.67亿元;但也有金新农(002548,诊股)、正邦科技(002157,诊股)降低了商品套保额度。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总助何济生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的看,去年上市猪企参与商品期货套保额度变动仅实现小幅增长,主要是因为正邦科技将额度从10亿元降至1亿元,拉低了整体的增加幅度。
此外,期货日报记者还注意到,在上述统计范围内的企业中有4家企业开展了外汇套保。2021—2022年间,牧原股份和海大集团(002311,诊股)在进行商品套保的同时开展外汇衍生品套保,其中牧原股份将参与外汇套保额度从100亿元降至20亿元,海大集团将外汇套保额度从20亿元提高至47亿元,且在两年内上调两次;温氏股份(300498,诊股)和京基智农(000048,诊股)的全资子公司则仅开展外汇套保,其中温氏股份连续两年外汇套保额度高达7.5亿美元,京基智农全资子公司为2022年首次开展2亿元额度的外汇套保。
“由于上市猪企还涉及玉米、小麦、油脂、豆粕等原料采购业务,而像饲料用的豆粕来源于美洲进口大豆,因此企业在外汇套保方面也有较大需求。”何济生表示,从数据来看,因牧原股份大幅下调外汇套保额度,上市猪企外汇套保规模由2021年的178.5亿元降至2022年的120.5亿元(按当前汇率换算)。
虽然上市猪企2022年的外汇套保额度有所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总额度也远高于商品期货套保额度。对此,同济大学上期期货研究院副院长、避险网CEO马卫锋告诉记者,企业外汇套保额度更高说明我国经济具备较高的对外开放度,同时上市公司套期保值对冲的首要风险就是汇率风险,因此通常来说外汇套保规模也远大于商品套保规模。
马卫锋告诉记者,从全市场来看,据避险网数据统计,2022年发布套期保值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共1130家,相比2021年的889家增长了27.1%,上市猪企利用期货和衍生工具的趋势也与全市场保持一致。而当前越来越多的上市猪企纷纷参与到套期保值业务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是近年来实体企业面对的经济、经营环境多变,大宗商品、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加剧;二是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避险能力日趋重要;三是各方努力下上市公司的套期保值理念和文化不断加强;四是期货和衍生品法于2022年正式颁布并开始实施,相关企业开展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活动有了更坚实的法律基础。
此外,记者从大商所获悉,截至目前,共有3000多家单位客户参与生猪期货交易和交割,100余家养殖企业申请了套期保值资格。在生猪养殖前20家龙头企业中,已有19家向大连商品交易所提交了交割库申请材料,11家成为生猪期货交割库。
新产业(300832,诊股)格局下,上市猪企风险管理能力引关注
伴随着近两年生猪市场的起起落落,我国生猪产业格局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国内上市猪企从2021年全行业的深度亏损到2022年经营业绩出现两极分化,当前经营仍面临不小压力。在此情况下,投资者也对上市猪企的风险管理能力产生了更多关注。
记者梳理发现,自生猪期货上市以来,有不少投资者在上市公司互动平台上针对“企业是否计划开展生猪期货套保业务”“公司开展生猪套保业务的规模有多大”等话题对相关上市企业频频进行询问。那么,上市猪企到底是如何规划相关套保业务的?对生猪套保业务持何种态度?在参与生猪期货市场时有何难点亟待解决?对此,期货日报记者采访了两家在去年增加商品期货套保额度并在今年计划继续参与套保的上市猪企。
根据公告,去年牧原股份将商品期货套保额度由7亿元提高至8亿元,2023年将继续以不超过8亿元的资金额度进行玉米、豆粕、生猪等商品期货的套期保值业务。唐人神商品期货套期保值额度由2亿元提高至5亿元,并将在今年继续以不超过5亿元的资金开展包括玉米、豆粕、豆油等农产品期货品种及生猪的套期保值业务。
谈及当前套保额度和参与期货市场的情况,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公司披露的开展商品套期保值业务的额度为审议的最高额度,不代表公司在套保过程中的实际使用额度,具体额度使用以公司实际业务开展为准。目前公司开展期货业务规模较小。“公司一直本着审慎的原则,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观察、学习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关联、互动,并结合公司的主营业务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策略,充分利用好期货价格发现、对冲风险的功能。”
唐人神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提高套保额度主要是因为公司饲料和养猪业务规模近两年增长速度很快,为了保证套保规模和整体业务发展规模相匹配,所以额度也在增长。目前公司开展套保以玉米、豆粕、豆油等生产原料为主,生猪方面还主要基于研究和学习的阶段。
总的来看,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目前直接参与生猪期货的上市企业数量仍较少,其中生猪市场价格变动频繁、生猪期货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以及企业自身因素是主要掣肘。
“具体来看,生猪市场区域性较强,各地升贴水都不一样,期货价格的期限结构也在不断变化,给上市猪企带来操作上的难度;同时生猪期货上市时间相对较短,市场流动性和承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马卫锋说,而企业自身对期货和套期保值也需要一个认识和熟悉的过程,短期内仍存在企业人员配备相对短缺、财务上有压力等困难。
通过近两年对接国内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的保值需求,国内期货公司也对上市猪企参与套保的难点有了新的认知。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总监王娜告诉记者,上市猪企主要顾虑的是传统的养殖企业期、现结合的经营模式还没有形成,也不容易接受期货价格出现反向波动导致期货端亏损、现货端盈利的模式,因此很多企业更倾向选择场外市场的生猪期权衍生品来锁定风险。此外,生猪期货上市时间短,基差波动的规律特征不明显,企业也担心套保过程出现的基差波动带来额外损失。
“虽然生猪期货上市已经2年了,但对大部分养殖公司而言还是个新事物。”何济生坦言,目前不少养殖企业通过包括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和贸易公司在内的对手机构进行锁价交易,进而规避风险。但在去年4月底之后大约半年的上涨行情中,也有部分养殖企业因为现货价格大幅超过合同锁价价格而发生了毁约现象,由对手机构承担了相应风险。若是在期货市场上,那么类似的违约情况将较难发生,预计2023年愿意与养殖企业做锁价的对手机构会逐步减少。
记者发现,虽然当前上市猪企直接运用生猪期货进行套保的规模较小,但近两年上市猪企对生猪期货的认识和了解正在不断加深。
“期货工具是风险管理工具,公司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合理选择策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够管理风险。”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生猪行业的大幅波动受产业结构、定价模式等因素影响,生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生猪期货的上市有利于帮助企业稳定经营,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多方发力,提高企业参与生猪期货市场深度
从近段时间来看,自去年年底以来一路下滑的猪价,截至目前依然萎靡不振。
展望未来,国内生猪养殖集中度将不断提高,而或大或小的猪周期波动也将一直伴随着国内相关猪企的发展,对企业经营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缺乏风险对冲,可能使相关企业疲于应对经营困局,建议上市猪企进一步提高参与生猪期货市场的深度,让期货工具真正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坚实后盾。
记者注意到,交易所层面对助力相关企业参与生猪期货一直在努力。其中,去年9月大商所适时推出了生猪协议交收业务,主要包括提货地点协议交收和白条猪肉协议交收两项具体业务,以丰富交割库和买卖双方间的沟通渠道,提高各方参与交割的灵活性和自主性,顺应“运猪”向“运肉”转变的政策发展方向,扩大生猪期货服务实体经济深度和广度。
何济生告诉记者,在近两年生猪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如果相关生猪企业能及时进行套保锁住养殖利润,企业的经营也会更加行稳致远。建议相关企业在制定、落实套保计划前后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首先,在制定套保计划时,企业要更好地对行情进行定性,进而采取合适的期货期权工具和策略。这一方面需要企业选择优秀期货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另一方面也要企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毕竟期货工具具有金融属性,基差波动会让企业在产生亏损时怀疑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期货工具运用的必要性。其次,落实套保计划前,要建立一套规范、合理的流程进行事前干预、事中监控、事后预警的全方位风控体系。最后,更合理地对套保效果进行考核,合并现货进行考核而不是单腿考核期货盈亏是基本要求,这需要企业管理层的认知水平与时俱进。
马卫锋也提到,相关企业在进行套保前要明确套保目标、制定相关业务和风控规则;在落实过程中要保持套保初心,严守相关规则。
那么,未来在行业竞争加剧下,如何更高效利用生猪期货市场达到预期的风险管理效果,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何济生告诉记者,与现货不同的是,期货盘面的波动既有产业方面的实际供需驱动,也有来自于宏观层面的预期扰动,强预期弱现实或者强现实弱预期等都会对盘面定价进行扰动,同时估值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因此,在企业研究、参与期货市场的过程中,建议大型养殖企业应加大力度培养具备金融素养的高端人才,在建立属于自己的期货部门的同时积极与国内头部优秀期货公司进行合作,不断提升对期货期权工具的认知水平,转变思维方式。
“对于中小养殖企业来说,若能运用好期货工具,相信也可以在行业走势判断和规避风险上领先行业平均水平,做到弯道超车,顺利逆袭。”何济生说。
从今年的猪价来看,何济生进一步表示,近日在猪粮比破5后、国家发改委宣布进行收储的驱动下,养殖户惜售情绪高涨,进而带动二次育肥热情,猪价也迎来一波反弹,从当下看大肥价格依旧高于标猪,二次育肥有利可图。但由于去年5月以来整体能繁母猪存栏的回升,2023年下半年的生猪供应回升势头明显,生猪养殖利润难以大幅回升,若能通过期货盘面锁住养殖利润,也是一个较为可行的选择。
王娜也告诉记者,2023年行业普遍预期生猪现货市场难以出现利润大幅波动的情况,行业经营将更趋理性。对于国内生猪养殖企业来说,可以把握阶段性的操作机会,以区间振荡思路对待,操作难度下降。同时呼吁大商所推出生猪场内期权,进一步降低企业参与成本。
免责声明: 本公司提供的资讯来自公开的资料,本公司仅作引用,并不对这些资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及不承担任何责任。本公司提供的资讯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或意见,均不能作为 阁下进行投资的依据。